中国云体系联盟机构设置包括顾问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理事会和秘书处,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秘书长负责制。
联盟理事会是联盟的最高权力机构。联盟重要规划、事项和人事任免均须经过理事会集体讨论通过方可生效。理事会常务理事由联盟理事长单位和理事单位共同协商推举。联盟秘书处是联盟日常执行与办事机构,秘书长由联盟常务理事会任命。
顾问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是联盟的咨询参议机构,对联盟的发展和重大问题提供政策性或技术性支持,以及战略性指导建议,并对联盟进行监督。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院长
王建宇,1959年6月4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光电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七届咨询评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浙大城市学院城市大脑研究院顾问。曾任国家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中国科学院空天领域专家组副组长,COSBAR中国委员会委员,SPIE亚太遥感会议/多光谱、超光谱遥感技术和应用会议主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上海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1978年2月至1982年2月就读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物理系,获得学士学位。1982年2月至1984年8月就任于宁波师范学院(现宁波大学)物理系。1984年9月至1987年7月就读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1987年9月至1990年7月就读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1990年12月后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高分专项航空系统副总设计师;1995年晋升研究员,受聘为博士生导师。2008年1月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兼党组副书记。2015年12月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党组书记、副院长。2016年8月担任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工程常务副总设计师、卫星发射总指挥。2017年8月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同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9年6月担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院长。
主要从事空间光电技术和系统的研究。主持国际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系统的设计和研制,解决了星地量子科学实验中光束对准、偏振保持和单光子探测等多项核心技术难题,确保了星地量子秘钥分发、纠缠分发和地星量子隐形传态等科学实验的完成;提出了超光谱成像与激光遥感相结合的探测新方法,解决了多维遥感探测中信息同步获取难题,主持研制了多种超光谱遥感系统,并产生重大效益;提出了空间远距离激光高灵敏度单元和阵列探测方法,实现了中国激光遥感的首次空间应用。先后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167篇(SCI46,EI54),被引用1056次;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申请发明专利113项(授权7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