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云体系联盟机构设置包括顾问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理事会和秘书处,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秘书长负责制。
联盟理事会是联盟的最高权力机构。联盟重要规划、事项和人事任免均须经过理事会集体讨论通过方可生效。理事会常务理事由联盟理事长单位和理事单位共同协商推举。联盟秘书处是联盟日常执行与办事机构,秘书长由联盟常务理事会任命。
顾问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是联盟的咨询参议机构,对联盟的发展和重大问题提供政策性或技术性支持,以及战略性指导建议,并对联盟进行监督。
北京大学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大学遥感所教授、博导
李琦,北京大学遥感所教授、博导,北京大学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以数字地球、智慧城市系统理论、关键技术、方法、软件等为主要教学与科研方向,内容涉及数字地球与空间信息科学、空间智能计算与复杂地球(城市)系统参数化建模、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等。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空间信息处理与共享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已培养了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百余人,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 162篇,发表专著5部。
率先提出“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NSII,1996)”,“数字北京”与“数字奥运”(2003),并通过主持和成功实施了863项目(基于SIG框架的数字城市服务系统与示范),973项目(网格环境下空间信息智能服务及应用示范),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研究),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并培养了一大批科技创新先锋(见附件1),使该团队在新一轮的智慧城市与健康中国的前沿探索中引领顶层设计和应用统筹,成为国家级应用示范。
近期的学术亮点主要集中在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复杂系统参数化建模与认知计算,包括区域空气质量的建模与预报,碳足迹管理分析与模拟,区域水循环模型与水风险评估,移动大健康与云服务模式研究四个方面。在空气质量方面,以京津冀为主要研究区,对灰霾成因进行解析,并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机器学习算法,结合多种气象因子建立污染物浓度的预报模型;研究空气污染的人口曝露问题,根据浓度响应函数建立风险数学模型,计算人口曝露的风险与空间分布情况。在碳足迹方面,通过模糊神经网络探索影响城市区域碳足迹,构建城市区域碳足迹管理因子库,实现对因子库以及生态足迹的动态模拟,并以此预测未来生态足迹发展趋势,构建城市区域碳足迹循环反馈控制系统闭环,实现对城市的智慧管理。水风险方面,基于深度学习,探索建立区域水风险评估模型和方法,为研究我国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的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移动大健康与云服务模式研究方面,提出“云联健康指数”概念,探讨实现:“数据驱动、精准医疗、健康管理”的关键技术和系统原型。近期承担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智慧通州规划。提出“健康中国科技创新与产融服务平台项目”并担任其首席科学家。